数字化人才

拥抱数字时代,培育数字工匠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

  打造“龙头数字企业+职业院校”的数字工匠学院建设模式,探索“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推动企业实施数字技能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横向交流与纵向晋升制度;以“实战+认证”持续规模化推进各类数字人才工程师培养认证……在中国工会十八大上,多位代表围绕培育“数字工匠”等相关话题带来提案,分享了所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快培养数字工匠的做法。

  数字人才短缺情况凸显

  据了解,“数字工匠”被定义为既具有现代工业技术技能水平,又掌握智能化网络化技能、善于渗透融合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来自《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人左右,未来将有力带动相关职业人才就业。在人社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首次标注的97个数字职业占到了职业总数的6%。

  这些数字职业主要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机器人、增材制造、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领域。

  年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专员向德美代表告诉记者,全国大数据行业就业市场较为活跃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黔等区域,这些片区大数据就业市场虽较为活跃,但人才供给仍相对不足,大数据产业发展中人才是亟需补齐的短板。

  据了解,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数字人才短缺的情况,数字赛道不断拓宽的背景下,技能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较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等。

  对此,福建省晋江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鸿斌代表指出,“目前数字工匠培育尚未形成合力。同时‘数字工匠’校企孵化环境存在短板,未形成产教融合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少地方的工匠学院、技工学校、职业院校、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培训的岗位和工种还仅限于数字车床、通讯线缆、编程设计、电子商务等少部分专业,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产教融合共育人才

  广东省珠海金山数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会副主席李爱华代表的提案袋里,有一份图文并茂、聚焦“数字工匠”培育的提案。

  “我们已经跟有的学校合作,采取产教融合的模式培育企业需要的数字人才,这种合作已经超过10年,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育人模式。”李爱华代表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行业领军数字公司,对于数字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为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公司不断深化校企合作。9月22日,在珠海市“行行出状元”报告会上,公司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签约成立工匠学院。

  李爱华代表建议,各级工会可以依托区域内有一定条件的龙头企业,并联同当地的高校、职业院校等,一起加速“数字工匠学院”建设。由于各个企业对各级别、各层次“数字工匠”的需求都在增长,所以“数字工匠学院”的建设不但可以和高校联合建设,也可以加强和当地区域的职业院校联合建设,从而培育出不同级别、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专业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数字工匠”人才。同时,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大一自然班+大二岗位班 +大三项目班),例如在“大三项目班”,学生直接进入企业,由企业导师带领进行岗位专业实训,从而使“数字工匠”的培育能更切合企业具体岗位需求、覆盖更多层次。

  同样关注产教融合的,还有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综合事务部主任、工会副主席郭敏代表。

  “统一顶层设计,工会牵头,与政府、企业、高校联手,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提前谋划科技型人才需求计划、培养计划、使用计划,实现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的两同步。”郭敏代表建议,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协同教育部门、企业、高校建立数字化实操实验室。作为实操平台,可以建在高校,也可以建在企业,统一调度使用,将实操课程纳入高校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将实操经历和实操成绩与毕业证的发放关联,“这样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进行了理论基础上的实操培训,势必会加快科技型人才的培养,缩短企业再培养的周期。”

  打造数字工匠成长沃土

  据悉,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全国第一。大数据人才成为贵州数字经济“狂飙”的核心要素资源之一。

  对此,长期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向德美代表表示,贵州省通过一系列人才政策为大数据人才提供了匹配项目和保姆式服务,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数据人才涌入贵州。“比如贵州省总工会充分发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针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现实需求,连续数年举办了省级技能大赛,让大数据人才有了展示自己、切磋技艺的舞台。”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严惠良代表告诉记者,这些年,公司一直围绕产业数字化方面开展工作,以“业务-流程-组织-IT”的主逻辑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以线缆行业高度定制化为特点开展智能化改造等。“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工会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关注数字人才培养,在产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公司涌现出一批数字化层面优秀人才,有52名职工入选区‘千名技能人才’项目,让大家在数字化赛道上更有干劲。”

  “将数字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建立与数字人才等级相挂钩的薪酬制度,完善税收、医疗、子女教育、住房、五险一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数字技能人才各方面待遇。”吴鸿斌代表建议,“推动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化人才激励政策改革,探索研究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落实兑现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政策,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创业就业。”

  此次大会上,多位代表还建议积极推进数字领域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创新数字时代的工会组建方式和会员入会方式,最大限度地将数字经济产业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

  李爱华代表建议,各级工会可以考虑依托各科技园区、数字经济协会、数字发展中心、龙头数字企业等组织和相关单位,组建一定规模的各级数字经济产业工会,构建上下贯通的数字经济产业工会体系。在数字经济产业工会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后,会让“数字工匠”“数字工匠学院”有了“家”,后续“数字工匠”、数字企业、“数字工匠学院”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开展相互交流学习、交叉培训等活动,自上而下地横向打通不同工种、不同企业职工、不同“数字工匠学院”之间的联系、交流。

  “目前,福建省已经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工会,实现全省所有设区市数字经济产业工会全建制、全覆盖,省市两级数字产业工会覆盖委员单位385家,涵盖数字经济企业3.6万余家,推动4663家数字经济企业建会,发展会员24.5万人,基本覆盖全省数字经济产业链关键节点。”福建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祝荣亮建议,在评先评模时对数字领域人才给予倾斜,在数字领域培养选树更多的“大国工匠”并发挥传帮带作用,探索建设数字领域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工人“第一方阵”,以提升数字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提增数字经济运行效益,不断优化数字工匠以技促改、以技促产的成长路径。

  • 数字化人才查询
  • 数字化能力查询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shuzifw@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