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聚焦全国两会·履职尽责进行时|双向奔赴 有机融合 共建数字时代的“诗和远方”

来源:中国文化报      更新时间:2024/3/12      浏览:

“数智”带来活化新模式

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如何培育文保领域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加快推进,博物馆的展览形式、文物活化模式、传播渠道格局、观众观展方式以至消费业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这就要求在确保文物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之中,努力探索并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更好满足观众文化需求,推进数字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和有机融合。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文物活化新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头雁作用,推动更多文物走出库房、走进展厅。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与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肢体戏剧《俑立千年》,深入挖掘馆藏代表性文物价值;策划《“艾”看文物》系列文物活化短视频,以虚拟数智人“艾雯雯”的独特视角展示精品馆藏文物的多维价值;试点上线“中华文明云展”,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全景三维建模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脉搏……


▲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刘源隆 摄


“2024年,我馆拟牵头举办第三届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与博物馆的文化使命’这一时代热点,围绕人工智能在博物馆的应用、博物馆文化功能的演变、观众与博物馆等议题,思考人工智能在博物馆领域带来的广泛影响,探索如何抓住并利用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好践行博物馆的文化使命,发挥自身功能服务好观众。”王春法说。


▲ 河南博物院三维国宝魔屏体验区受到小观众欢迎 受访者供图


河南博物院通过采集文物高清照片,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计算技术,自动生成被拍摄文物的三维模型,在5G、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辅助下,文物信息得以情景化、可视化呈现。“当前的数据反馈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博物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中取得实效。”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博物馆要善于引入互动科技,让展品故事活灵活现,提供沉浸式的展览体验。


▲ 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保护卓有成效 本报记者 张 影 摄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提出,文物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板块,建议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发布统一的文物数字化标准,将采集、整理、存储、加工、使用全流程纳入标准规范。同时,强化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实现文物可公开数据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我国文物数字化行业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发展,以适应新时代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需求。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了对莫高窟289个洞窟的数字化影像采集,采集面积达2.81万平方米,拼接处理面积达1.86万平方米。汪万福表示,“文化+人工智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流发展趋势,未来将加速推进敦煌石窟数字资源智能化建设,实现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挖掘石窟数字资源、开发形成基于共享服务和对外传播的数字互联支撑体系。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看来,文化遗产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创新体系、文物学科专业和培养体系建设、文物机构队伍建设、文物有效利用方式创新等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李六三建议,要围绕文化遗产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针对文物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尽快补齐短板弱项。开展全域不可移动文物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建立全国文物信息总数据库。完善科技基础设施供给,解决文物保护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有力推进我国文物保护方式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积极推动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加强文物学科专业和培养体系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遗产有效利用方式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科技赋能非遗的方式同样多元。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崔雪琴说:“现在,我们的土布制作技艺坚持纯手工,但缝纫机都联通网络,以科技手段进行精度校准。在加工层面,我们增加了智能设备,能够生产出不打皱的赞皇原村土布。同时,基于智能分析,我们能更快速地分配订单,提升生产效率,回应市场需求。”崔雪琴认为,坚持守正创新,就能找到科技含量与手工温度的结合之策。基于非遗的特色产业要善用科技,更好地完善产业链。

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品服务体验全方位创新

随着文旅与科技加速融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旅产品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走向产品形态、服务方式以及用户体验的全方位创新。


▲ 中国国家话剧院今年将推出数字戏剧产品《青蛇》 受访者供图


“数字文艺作品是个新事物,是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的结果。数字文艺作品的线上演播,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深刻改变了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逻辑和生态,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谈到,近两年,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国家级艺术院团积极推动线下演出线上演播“双演融合”发展,中国国家话剧院扎实奉行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方向,下功夫去探索。去年,剧院上线“CNT现场”首部作品《英雄时代》,收获了口碑和票房。剧院还利用人工智能高清修复技术制作了数字戏剧产品《青蛇》,今年将推出。2023年底,中国国家话剧院5G智慧剧场线上演播试点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2024年,剧院还会有‘CNT现场’新作品推出,以现实化、青年化、市场化的逻辑驱动,以年轻受众容易接受的互联网、手机端影像等数智影像体系,寻找新时代叙事手法,以新主流戏剧样态,实现高质量的‘CNT现场’戏剧内容供给,满足线上观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田沁鑫说。

“目前,‘数字科技+文化+旅游’正在产生非常强烈的化学反应,已衍生出很多新业态,数字文旅具有资源无限、时空无界、数据驱动、身份多元等新特性,用数字技术将大量文物、艺术作品、文旅资源数字化,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帮助观众游客更加便捷地搜索、了解、观看相关文物和资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陕西省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表示,“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区块链+版权’‘5G+元宇宙’等先进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深度发展。特别是充分利用好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和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这两个平台,将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进行更好对接,做好‘文化数字丝绸之路’平台运营工作。”

旅游公共服务直接与游客需求连接,覆盖面大、针对性强,需要广泛调动资源、快速反应。在强化旅游智慧化建设方面,江西省“一部手机游江西”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介绍,江西省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智慧监管平台作为“一部手机游江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225家4A级以上景区1904路视频监控、闸机数据已全部接入省级智慧监管平台,实现24小时实时监管;平台汇聚横纵向行业数据,构建全域文旅大数据中心,初步形成省、市、县、景区四级联动智慧监管机制。


▲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以未来社区大数据分析平台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余村有联动周边3个乡镇20余个村的“大余村”发展平台支撑,能够实现一体规划,同时相互间又能保持独立运行、应需而为。“我们通过加快实施微改造,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核心功能配套标准化建设,同时探索数字化场景应用、实现数字赋能,以满足村民、游客、治理者等多对象多主体的不同需求为核心,努力打造当前技术领先、未来可持续迭代的智慧化系统。通过构建未来社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将物联网设备及数据统一接入、处理,推进数字赋能村民生活、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汪玉成建议,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应用渗透旅游管理、服务、环境、消费等层面,全面提升交通、游客接待、游览咨询、住宿、购物等各方面的游客体验。

“清明上河园景区着力以数字技术赋能,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一方面,我们打造了云生态智慧景区,真正实现了一部手机游清园、一个平台做管理、一个系统做经营的数字化发展,实现了管理的创新。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线上旅游,在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搭建电商平台,以景区门票为核心引流,实现‘门票+’业务的联动发展,并强化利用自媒体拓宽营销宣传渠道,实现了营销宣传的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爽介绍,景区还创新“文化+科技+游乐”产品模式,引进球幕影院、VR漂流等高科技游乐体验项目,实现了旅游产品的创新。“接下来,我们会在三期项目中持续打造高科技沉浸式体验项目,用更加优质的产品助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王爽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非常关注人工智能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吴国平介绍,2020年底推出的“拈花码”依托微信小程序向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吃、住、行、游、购、娱深度游玩体验。从“拈花码”到如今逐渐形成“拈花智慧文旅云”产业互联网产品,拈花湾将智慧旅游提升至战略新高度,进一步助力景区提升游览体验,实现在线旅游交易生态融合,多场景提升景区二销转化率。

在提升旅游便利度方面,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山社团总会荣誉会长、香港普联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孙伟勇特别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他认为,这是旅游领域加速技术转化的重要方向。“当下,不少地区正在开发新型交通运输方式,‘打飞的’在未来可能常态化,这将大大缩短游客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提高旅行效率。”孙伟勇还谈到,无人机等技术应用可以在旅游服务中大展身手,通过迅速定位、高清识别准确应对游客在旅行中的临时需求,或帮助提供应急救援等。提升旅游智慧化程度,要综合应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管理、营销的智慧化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将技术应用成果更快、更好地落地,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面向大众真实需求

找准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履职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刘忠斌一直密切关注数字化在文化服务领域的落地转化和应用。刘忠斌认为,目前,公共文化数字化还存在技术更新与普及程度不均衡、可持续运营与维护较为困难、内容更新速度与用户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等难点。

具体而言,在普及方面,智能化设备在大型文化场馆中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但中小型场馆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往往难以实现全面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此外,在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有限,高科技手段的引入和更新速度较慢。在运营方面,智能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且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内容更新,硬件设施的维护保养也是一个长期任务,对一些基层单位来说构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对于一些财力有限的文化机构来说,高昂的运营成本使得一些设备即便购入也很难持续正常运行,甚至长期处于闲置或停机状态。“需要政府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并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科技创新成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持续发挥作用。”刘忠斌建议。

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徐玖平看来,应正确认识科技的作用,避免“唯科技论”或者“纯科技化”,应将关注点放在对文旅行业而言最重要的服务和体验上。第一,在数字化转型中要避免对游客隐私的侵犯。很多景区进行了智慧化改造,上了小程序、客户端,还接入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动销售。要在打破系统壁垒、进行数据集成、提高数据使用效率的同时,避免出现隐私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第二,在智能化转型中要避免对游客服务的失温。很多酒店采用智能机器人服务,确实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但是文旅消费场景中,游客更希望体验的是服务的温度,是人性化、有温情的,尤其是对老年群体、儿童群体等。要注意平衡效率和温度,在不同的场景中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第三,在技术化转型中要避免对游客需求的误解。文旅经营者要准确把握真实需求,找准自身文旅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做好科技与文旅的融合。

在供需匹配方面,针对青年群体,多位代表委员建议,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服务内容更新速度,更好地满足青年文化需求。对于老年群体,则需提高适老化服务水平,推出方便老年群体学习与使用的数字化应用,定期开展培训,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文旅生活。

(统稿:王伟杰 参与采写:刘淼、于帆、王彬、张影、刘源隆、张欣、王添艺、王伟杰)

大家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shuzifw@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红桥文创园5A号楼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