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谋划构建“再突破、再提升、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体系,强调要在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浙江是数字经济先发地,是数字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要运用数字科技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数字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三方面驱动,形成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
首先,数字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技术,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重要场域。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历次工业革命的经验表明,谁能够掌握技术革命性突破的机遇,谁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科技,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逐渐演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和新兴范式,成为新质生产力系统中最为活跃和关键的核心要素。
第二,数据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关键载体。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打破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有限供给约束,颠覆性改变了资源配置和生产方式,具有要素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等特点,能够全面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水平,从而激活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数实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方式,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简单等同于新技术、新要素、新业态,更要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关系调整等措施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数字科技链接、渗透、赋能万物,具有融合性、延展性,赋予了生产者、生产资料数字化的属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科技对实体经济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和跨领域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
数字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
数字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强调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推动生产力发展。通过加强数字科技的原创性技术创新、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以数实融合引领产业创新升级、优化数字人才培育使用机制、提升数字科技治理能力等系统性变革塑造,进而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最终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首先,以“数”谋“新”,充分发挥数字科技的技术策源作用。数字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核心是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一是聚焦世界数字科技前沿,凝练科学问题,加快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数字科技成果。二是锚定数字科技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以重大战略科技任务为牵引,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和集成攻关组建模式,探索“大兵团作战”模式,在专用芯片、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软件、新一代网络通信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加速推进“卡脖子”环节和薄弱短板领域科技攻关。三是加快数字科技成果的验证转化,鼓励企业面向应用场景开展创新研发,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建设早期试验场景,贯通基础研究—验证转化—工程应用和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促进数字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快地走向市场。
第二,乘“数”而“上”,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如何激发海量数据要素的潜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是大力推动数据要素流动与共享。坚持“分类分级、需求导向、安全可控、依法公开”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通过数据开放最大程度地释放数据红利。建设数据交易所,创新数据流通、交易、安全等环节的顶层设计,促进数据要素流动、交易,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大程度地释放数据要素的潜能和价值。二是着力打造“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加强需求牵引,培育数据驱动型产品研发新模式,优化数据市场供需匹配度,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算力为支撑、算法为核心、应用为驱动”的数据要素应用生态,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打造更多应用场景,促进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深度融合,连接数据资源池到场景资源池,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三是健全数据规则制度体系,从立法角度规范数据要素治理,确立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法治地位,围绕数据所有权、数据使用权、数据知识产权等领域,明确数据资产的权责关系、使用管理、价值评估、收益分配、销毁处置等基础制度,为数据生产、流通、共享、使用等提供法治依据,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四是健全数据信息安全监管机制,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制度,优化数据风险控制流程,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确保数据使用行为的合法性。
第三,以“数”强“实”,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方向,必须扎实推动数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一是利用先进的数字理念和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加快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和跨领域融合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叠加、倍增作用,以数字技术赋能的方式激发新动能,助推经济向分工更精细、技术更先进、结构更合理、形态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演进。二是以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锚定制造业主战场,以数字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培育制造业竞争力,巩固扩大发展新优势、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健全资源配置机制、产业协同机制和价值创造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三是聚焦服务制造化、制造服务化,探索实施“数字+服务+制造”模式,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联结制造与服务,应用物联网、车联网、云平台等“互联网+”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能力。
第四,以“才”聚“新”,加快培育新型高素质数智化人才。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高校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聚点,要深化高校数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育才新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数字科技人才,打造“离新质生产力最近”的创新人才队伍。二是要以数字科技创新智慧育人模式,构建精准教育、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评价的智慧育人模式,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以精准思政引领数字人才培养。三是要聚焦“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全链条,打破“五唯”藩篱,创新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充分释放数字化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第五,以“数”智“治”,加快提升数字科技治理能力。加强数字科技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数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建立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数字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深化数字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数字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通过数字化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数字科技创新的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二是深化“互联网+科技创新治理”,构建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决策流程,优化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分步骤建立集信息、技术、知识、数据、人才、资金于一体的创新资源整合系统平台,构建优势互补、开放融合的数字创新生态。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利用“产业大脑”和“科技大脑”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产业数据、科技数据、经济数据等,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科技创新网络生态。
【吴卿,作者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新质生产力研究院院长】